东北硅藻土是一种具有生物结构的岩石。主要由80~90%,有的达90%以上的硅藻壳组成。
海水、湖水中的氧化硅的主要消耗者就是硅藻,构成硅藻软泥。在成岩过程中经石化阶段形成东北硅藻土。
硅藻壳由蛋白石组成,硅藻在生长繁衍过程中,吸取水中胶态二氧化硅,并逐步转变为蛋白石。在地质历史中硅藻种类达一万余种,现存的有五千余种。硅藻颗粒大小为0.001~0.5mm,分离的硅藻单体呈白色,性脆,在偏光显微镜下为无包透明的蛋白石组成。岩石薄片中硅藻形态有正方形、长方形、圆形、三角形,从分离出的单体硅藻形态有圆柱形、直链形、桶状、圆球形、圆盘形、棒形。
硅藻壳面上的孔洞呈有规则的排列,如:具缘圆筛藻直径约0.14mm,壳面网孔成正六边形,中心孔径5微米,边缘2微米。颗粒直链藻链长0.26mm具16个藻胞,藻胞似园柱形,直径12微米,长15微米,胞壁厚0.5微米,并易脱落成单体。
东北硅藻土中硅藻含量越多,杂质越少,则颜色越白,质越轻。比重一般在0.4-0.9,由于硅藻体具有众多的壳体孔洞,使硅藻土具多孔质构造,硅藻土的孔隙度达90-92%,吸水性强烈,粘舌,由于硅藻颗粒细小,使硅藻土细腻、滑润。硅藻土在酸中(HCl、H2S04、HN03)不溶解,但溶于HF和K0H。